日前,山西山西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撰文梳理了大同经开区机关第三次聘期改革经验。地改掉副该文介绍,革正岗人改革后,科岗科减机关岗位总数设置从335个缩减到298个,位减未上下降11%;正科级岗位数从46个缩减到37个,员分下降20%;副科级岗位数从74个缩减到69个,山西下降 6%。地改掉副对于未上岗人员,革正岗人经开区配套提前离岗、科岗科减离职创业、位减未上交流企业等分流措施。员分
大同经开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和装备制造产业为支柱,地改掉副新能源、革正岗人新材料、电子信息、通用航空、商贸物流、食品加工为辅助的产业布局。
据经开区党工委介绍,当地突出经济部门“扛大梁”作用,将原来的2个经济部门调整至4个,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组建投资促进部,将涉及项目招商到落地的事项全部划归该部门,突出精准招商,化解招商力量分散的问题;更名后的经济运行部,并入涉及企业经营和产业发展等职能,统筹全区经济指标任务;更名后的发展与行政审批部,并入发改职能,强化政策连贯性与项目落地效率;更名后的应急与建设管理部,将应急、安全、建设管理职能整合,缩短管理链条,提升执行执法效率。
消息称,根据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上岗员额总量及结构要求,区党工委区管委会于2024年12 月底出台《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关第三次聘期机构改革人员选聘工作方案》,结合《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精神和个人聘期主客观综合考核结果,严格按照“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压茬推进各级职员的选聘,于2025年2月全面完成。
改革后,13个中层副处级机构负责人,退出3人,延用3人,交流任用7人,内部重新选聘2人,外部择优选聘1人。机关岗位总数设置从335个缩减到298个,减少37个,下降11%;正科级岗位数从46 个缩减到 37个,减少9个,下降 20%;副科级岗位数从74个缩减到69个,减少5个,下降6%;科员岗位数从202个缩减到179个,减少23个,下降 12%。市场化选聘了2名专业干部,其中1人任科级事业单位正职。
大同经开区还开展自上而下逐级选聘。
上述文章介绍,中层副处级和科级职员由区党工委研究决定;科员选聘采取“双选”形式,给予部门(单位)一定自主权,并优先选用各部门(单位)排名前 50% 的人员,防止走形变样;未上岗70%绩效待遇的办事员也要征求所在部门意见。近两年新招引的27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优先选聘至经济部门,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能。
区党工委排除各种干扰,一把尺子量到底,重点研究科级以上职员,对上岗的提出充分理由,对下岗的给予考核评价和测评得分排名等定性定量说法,建立健全为发展配备干部的导向机制、靠制度选任干部的选拔机制和让群众评价干部的监督机制,为选好人用对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净化了政治生态。
此外,区党工委责成三人小组成员与下岗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充分谈心谈话,用真心、真情和真理有效疏导下岗职员心理情绪,获得其理解、支持改革。
关于安置未上岗人员,经开区配套提前离岗、离职创业、交流企业等分流措施,未上岗的50%绩效待遇辅助人员、不够一个聘期人员和退役军人由组织安排专班、办事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工作,并根据个人考核情况,参考同级别上岗职员绩效工资平均水平的 30%-80%,阶梯式确定业绩绩效,稳妥有序推进改革。